明確問題的重要性
邁克·侯賽斯(Mike Hoseus)
TMMK前營運與人力資源副總經(jīng)理,
人力質(zhì)量與組織中心執(zhí)行總裁
當我在日本進行導入培訓時,對我來說,發(fā)現(xiàn)了安燈(Andon)的力量是“大驚奇”的時刻之一。在大多數(shù)組織中,識別問題遠比解決問題重要。但我很早就發(fā)現(xiàn)其社會性方面。有問題時舉手并不意味著你有問題,只意味著你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問題。即使與標準作業(yè)的偏差很小也會拉動安燈,所以員工會非常頻繁地拉動安燈。因此,在日本可以看到,他們的工廠遇到的問題也比較多,他們積極地識別問題,然后進行糾正,并從問題解決中學到知識,這是豐田的特色。
但是,人有時很難擺脫變通的心態(tài)。我的團隊有一個塑料擋泥板襯墊的新供應商,但孔位無法輕松對齊。因此,我讓一個團隊成員稍微彎曲了擋泥板襯里,以使其能夠?qū)φ孜?。他為此大汗淋漓,我感謝了他的辛勤工作,然后繼續(xù)著我的工作。不久之后,我的培訓師叫我回到團隊成員所在的位置,問道:“他在做什么?”
我說:“我已經(jīng)感謝他了,他正在努力使那些襯里配合孔位”
他說:“不,不,這不好。”
“為什么?” 我說:“他很努力啊?!?/span>
他說:“邁克先生,你必須教他做好他應該做的工作?!?/span>
我說:“我認為他在做他該做的工作啊?!?/span>
他說:“不,如果他不能遵循標準作業(yè),那么他的工作就是拉安燈來確認問題所在,因此,請教他做好他的工作,以便你可以做你的工作——即解決問題?!?/span>
我說:“好吧”。我有很多這樣的“驚奇”時刻,我必須學習一種新的思維方式。
2.7 改善的基礎事項
正如許多讀者會意識到的那樣,豐田汽車是根據(jù)經(jīng)典的計劃、執(zhí)行、檢查和行動(PDCA)典范,科學地進行改善的。但是,我們對這種思想的初次接觸是通過一個稱為SDCA的變則,它是標準化(Standardize)、執(zhí)行(Do)、檢查(Check)和行動(Act)的英文首字母縮寫。
這種方法反映了大野耐一的觀察,即沒有標準就無法改善。換句話說,在考慮修訂標準之前,你必須先完全了解標準應該如何運作。
因此,學習制定和修訂標準作業(yè)是我從培訓師那里習得的最基礎的學問之一。我記得高橋先生第一次使用活動掛圖向我們介紹SDCA流程,他繪制了一個類似于圖2.4的圖表。
圖 2.4 SDCA:標準化、執(zhí)行、檢查和行動
使用SDCA時,首先要標準化,以確保滿足內(nèi)部和外部客戶需求的最合適的標準作業(yè)。一旦確定了正確的標準作業(yè),就可以通過在執(zhí)行階段實行該標準作業(yè),并根據(jù)改變前后的績效指標檢查改變的有效性。當你確定它符合期望時,則可以用行動階段將其作為新的書面政策或程序、標準作業(yè),并與其他受影響的區(qū)域共享,這新的書面標準作業(yè)則成為進一步改善的基準。
實際上,在我們開始改變流程之前應用SDCA程序,可以減少每天的差異或返工,因為我們既有的標準作業(yè)不夠清晰和簡潔。我根本無法計算每分鐘因為標準化很弱或考慮不周,而迫使人們“即興作業(yè)”、流出公司大門的浪費數(shù)量。
2.8 改變流程
一旦我們通過SDCA確定無法通過修訂標準作業(yè)解決特定問題的原因,就可以開始直接在流程本身上開展工作。在這里,我們轉(zhuǎn)向了許多人都熟悉的經(jīng)典PDCA版本。
W,愛德華茲?戴明(W. Edwards Deming)在20世紀下半葉推廣了“計劃、執(zhí)行、檢查和采取行動(PDCA)”的典范,它是一種糾正偏差的簡單方法,現(xiàn)已成為持續(xù)改善的基礎。PDCA(見圖2.5)在組織中被廣泛使用,但是通常把它當作一種工具,而不是一種思維方式。
圖2.5 PDCA: 計劃、執(zhí)行、檢查和行動
在TMMK,PDCA真正融入了我們的思維。例如,我們知道當開始與培訓師就問題進行溝通時,檢查該問題的透鏡將是PDCA,并且將非常嚴格地應用這種思維。
借助PDCA,我們曾學習如何制造比前一年的車型更能引起客戶滿意的汽車。 W,愛德華茲?戴明學院(W. Edwards Deming Institute)的董事會成員伊恩?布拉德伯里(Ian Bradbury)恰當?shù)貙DCA形容為“它是你試圖同時建立對客戶價值的認知和對生產(chǎn)客戶價值手段的認知時的一個學習循環(huán)。”
如果使用得當,PDCA是一種系統(tǒng)或科學的思維方式,我們可以按設計的順序詢問蘇格拉底式的問題,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。如果你繞過該過程并跳過關鍵步驟,那么該過程可能會受到影響,結(jié)果可能會出現(xiàn)偏差——或者你的成功可能只是靠運氣。因此,PDCA具有許多內(nèi)置機制,可讓所有者進行檢查。我經(jīng)常說,如果流程與你對話并且你在傾聽,那么它就起作用了。
作為領導者,我們致力于培養(yǎng)人才,以使這種思維方式成為本能的一部分,并成為日常業(yè)務實踐的一部分。為了促進這一點,豐田公司開發(fā)了八步解決問題的流程,此流程后來被稱為豐田企業(yè)實務(TBP)。我們將在第二部分中對此進行詳細討論。
2.9 將員工聚在一起解決問題
我開始積極參與PDCA是我在參加品管圈(QC)的期間。這種做法是以日本的品管圈運動為藍本,它是由7~10名操作員組成的自治團體,在工作時間以外定期開會,以識別、定義和解決工作場所中的問題。這些品管圈活動通常導致團隊成員一起創(chuàng)建新的標準作業(yè)。
我報名參加了第一個塑料品管圈,而且是啟動品管圈活動的一員。我們有幾個成功的項目幫助了我的儀表板團隊。
品管圈格式與PDCA的流程非常相似,但是公司在我們完成流程的每個步驟時,都跟蹤并確認了我們的進度。你必須分享想法,遵循PDCA,若其想法通過試驗得到驗證,則與團隊領導者一起創(chuàng)建新的標準作業(yè)。這樣可以將我們的問題與其他人溝通,并且如果改變流程,為我們提供了讓利益相關者或任何可能接觸到該問題、需要了解的人員有參與的機會。這使我可以在開放的環(huán)境中進行實踐——不僅可以磨練解決問題的技能,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員工的個性和動機。
但是,成功的項目結(jié)果并不是品管圈的主要目的——首要任務是培養(yǎng)人才。因此,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活動,以用于學習如何聽取他人的意見、記錄工作并實踐豐田生產(chǎn)方式的思想,我將自己的大部分成長歸功于這些能力形成期的活動。
事實證明,品管圈也是我擔任領導者角色的“新手訓練營”。在完成了幾項活動后,我決定參加課程,以成為品管圈的圈長。這將在一個完全不同的層面上挑戰(zhàn)我:我不僅對自己負責,現(xiàn)在還要對團隊負責。這意味著我不僅要以團隊成員的身份指導他人,還要指導解決問題和培養(yǎng)思維模式。我?guī)缀醪恢牢艺跒橄乱粋€階段培養(yǎng)自己,所有這些工作都是在三年的時間里進行的,但是我慢慢地創(chuàng)造了一些基本的壘打,為自己有一天能夠全壘打做好準備。
但是,領導力的某些方面是任何人都無法準備的,正如你將在下一章中看到的那樣。
圖書:THE TOYOTA ENGAGEMENT EQUATION
作者: TRACEY RICHARDSON
ERNIE RICHARDSON
翻譯僅供交流,尊重版權(quán),轉(zhuǎn)載請標明出處